吾读小说网 www.wdxsw.com,历史的拐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战国末年,一场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浩大的战争爆发了,这就是著名的“长平之战”。正当大战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,赵国突然临阵换将,40余万赵军的命运也就被迅速改变了。
秦昭王四十五年,即赵孝成王四年(前262年),秦将白起受命攻伐韩国。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野王,并切断了上党与韩国都城新郑之间的通路。韩君恐惧,派出能干的冯亭处理此事。冯亭恨透了秦国人,他自知上党必将不保,于是便决定将上党郡十七县献给赵国以联赵抗秦。赵王召集大臣商议是否答应冯亭的请降,结果只有平原君赵胜等少数人同意冯亭的请求。赵王听取了平原君的意见,封冯亭为华阳君,派廉颇驻守长平以拒秦军。秦国迁怒于赵国,立即派出了军队进攻长平,至此也就拉开了决定秦、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的序幕。
长平之战爆发的前一年,王龁攻占了上党。秦昭王四十六年,即赵孝成王六年四月,王龁开始率军攻打长平,并斩杀了赵军的一员偏将。六月,秦军再攻赵军,攻占两城,擒四尉官。秦军攻势凌厉,赵军不得不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。七月,因赵将廉颇固守不出战并屡有失利,赵王于是数次遣使到廉颇处催战。
另外,赵国数十万大军长年在外,粮草供应也越发困难。赵王有意让廉颇与秦军决战,以打破秦军的长期围困,但均遭到廉颇的拒绝,赵王也因此对他生出了不满和怀疑。本来,廉颇战术虽然保守,而且也屡次失利,但损失都不算大,实力尚存;而且当时廉颇一共布置了数道防线,它们一道比一道坚实。秦军眼看得不着便宜,所以便生出了行“反间计”的主意。
为此,时任秦相国的范雎便派人持重金到赵国去行反间计,他们散布谣言说:“秦军最害怕的人,是马服君(赵奢)的儿子赵括。廉颇之辈,实在容易对付得很,而且听说他马上就要向秦军投降了。”
赵王本来就已经在埋怨廉颇不出战了,听到谣言之后他就越发怀疑了,于是竟真的中了计。赵王决定起用只会“纸上谈兵”而缺少实际作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,但是此举却遭到了赵括母亲的反对。她说:“我这做母亲的最了解儿子,况且他父亲活着的时候,也认为这个儿子不堪大用,所以请大王收回成命。”
不想赵王却很顽固,赵母只得和赵王约定:假使赵括吃了败仗,那么赵王不能迁怒于赵家的其他人。赵王应允。
赵括到达长平后,一改廉颇保守的战法,竟主动出兵攻打秦军。这时秦军已经暗中再次起用了名将白起为帅(先前白起曾被召回国)。白起采用迂回运动战略,佯装败退以吸引赵军来攻,然后出奇兵将赵军截为两段,并绝断了其粮道。
秦昭王得知此消息后,亲自赶往河内郡,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男丁至长平,用以堵截赵国的援兵和粮运。结果,赵军被困一个多月,赵括不得不最后一次强令突围,结果突围不利,他本人也被射死。
最后40万赵军被迫投降,除年幼的240人被放归外,其余皆被白起下令坑杀。至此,历时3年的长平之战以秦军的胜利告终。
长平之战对于赵国的打击是巨大的,赵国的大部分成年男子都在此役中惨遭屠杀,长平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歼灭战。赵军失败以后,秦军又一举乘胜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,若不是有其他国家的增援,赵国灭亡在即。经过此役,赵国元气大伤,从此一蹶不振,直至最终被秦国所灭。
战国末年,一场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浩大的战争爆发了,这就是著名的“长平之战”。正当大战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,赵国突然临阵换将,40余万赵军的命运也就被迅速改变了。
秦昭王四十五年,即赵孝成王四年(前262年),秦将白起受命攻伐韩国。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野王,并切断了上党与韩国都城新郑之间的通路。韩君恐惧,派出能干的冯亭处理此事。冯亭恨透了秦国人,他自知上党必将不保,于是便决定将上党郡十七县献给赵国以联赵抗秦。赵王召集大臣商议是否答应冯亭的请降,结果只有平原君赵胜等少数人同意冯亭的请求。赵王听取了平原君的意见,封冯亭为华阳君,派廉颇驻守长平以拒秦军。秦国迁怒于赵国,立即派出了军队进攻长平,至此也就拉开了决定秦、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的序幕。
长平之战爆发的前一年,王龁攻占了上党。秦昭王四十六年,即赵孝成王六年四月,王龁开始率军攻打长平,并斩杀了赵军的一员偏将。六月,秦军再攻赵军,攻占两城,擒四尉官。秦军攻势凌厉,赵军不得不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。七月,因赵将廉颇固守不出战并屡有失利,赵王于是数次遣使到廉颇处催战。
另外,赵国数十万大军长年在外,粮草供应也越发困难。赵王有意让廉颇与秦军决战,以打破秦军的长期围困,但均遭到廉颇的拒绝,赵王也因此对他生出了不满和怀疑。本来,廉颇战术虽然保守,而且也屡次失利,但损失都不算大,实力尚存;而且当时廉颇一共布置了数道防线,它们一道比一道坚实。秦军眼看得不着便宜,所以便生出了行“反间计”的主意。
为此,时任秦相国的范雎便派人持重金到赵国去行反间计,他们散布谣言说:“秦军最害怕的人,是马服君(赵奢)的儿子赵括。廉颇之辈,实在容易对付得很,而且听说他马上就要向秦军投降了。”
赵王本来就已经在埋怨廉颇不出战了,听到谣言之后他就越发怀疑了,于是竟真的中了计。赵王决定起用只会“纸上谈兵”而缺少实际作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,但是此举却遭到了赵括母亲的反对。她说:“我这做母亲的最了解儿子,况且他父亲活着的时候,也认为这个儿子不堪大用,所以请大王收回成命。”
不想赵王却很顽固,赵母只得和赵王约定:假使赵括吃了败仗,那么赵王不能迁怒于赵家的其他人。赵王应允。
赵括到达长平后,一改廉颇保守的战法,竟主动出兵攻打秦军。这时秦军已经暗中再次起用了名将白起为帅(先前白起曾被召回国)。白起采用迂回运动战略,佯装败退以吸引赵军来攻,然后出奇兵将赵军截为两段,并绝断了其粮道。
秦昭王得知此消息后,亲自赶往河内郡,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男丁至长平,用以堵截赵国的援兵和粮运。结果,赵军被困一个多月,赵括不得不最后一次强令突围,结果突围不利,他本人也被射死。
最后40万赵军被迫投降,除年幼的240人被放归外,其余皆被白起下令坑杀。至此,历时3年的长平之战以秦军的胜利告终。
长平之战对于赵国的打击是巨大的,赵国的大部分成年男子都在此役中惨遭屠杀,长平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歼灭战。赵军失败以后,秦军又一举乘胜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,若不是有其他国家的增援,赵国灭亡在即。经过此役,赵国元气大伤,从此一蹶不振,直至最终被秦国所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