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读小说网 www.wdxsw.com,孙悟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事实价值的无能。不管多污秽的东西,必有其美的一面,若能体会这一点,即能摆脱好恶的偏见,以宽宏大量接受万事万物。
「不增不减」意即不会增加,也不会减少。人类因执着于自我,才有所谓增减价值的判断,一旦能摆脱自我观念,则空的世界中就无所谓的增减。
了解这道理,就不会因为别人夸你几句,就觉得得意忘形;也不会因为别人毁谤你,而感觉有所损失,其实那些情绪的变化都是很无聊的。
「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;无眼耳鼻舌身意;无色声香味触法;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;无无明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;无苦集灭道;无智亦无得。」
当知「空」没有色相、没有感受、思想、行为、意识等五蕴世界及身心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官,加上思考「意」就是「六根」,架构六根的五蕴是空,所以六根也是空。
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叫做「六境」,靠眼睛引起感觉作用者即是「色境」,靠耳朵的就是「声境」,靠鼻子是「香境」,舌头是「味境」,身体是「触境」,意识是「法境」,而这些全都是空的。
六根认识六境的作用也有六种,就叫做「六识」,就是眼识「见」,耳识「闻」,鼻识「嗅」,舌识「味」,身识「触」,意识「知」,而这一切都是空,所以从眼到意识都是空。
总之,六根、六境、六识全都视为是空。
我们经常会认为,用我的眼睛看的,绝对没错,用我耳朵听的,一定正确,是我亲身体验的,所以是真的,这些观念的延续,就会造成,只有我说的才正确,其他都是错的,甚至还可能会误解,自己以外的一切,全部都是敌对的。若不将这些成见彻底粉碎,人类的思想就会缺乏深度,自然也就不能培养成熟的人格。
释迦牟尼深思人生的无常,究其成因即为「十二因缘」,即是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
《小乘论》把十二因缘与轮回相配;因不明白产生爱欲,叫做「无明」;由爱欲而产生行为,叫做「行」;受胎的一剎间,这就是「识」;受胎以后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尚未完备,叫做「名色」;在胎内六根完备,即将出胎,叫做「六入」;出胎以后至二、三岁只有接触的感觉,尚未能了解喜怒哀乐,是为「受」;十六、七岁以后,爱欲渐盛,叫「爱」;三十岁以后,贪欲旺盛,叫做「取」;依爱欲的烦恼,做出种种的行为,来定来世的果,这叫做「有」;依在世的因缘连结未来的出世,叫做「生」;自生至死,叫做「老死」。
以上的十二支是轮回的现象,若要打破轮回,就要釜底抽薪,先灭掉「无明」,无明灭则「行」灭,行灭则「识」灭,识灭则「名色」灭,名色灭则「六入」灭,六入灭则「触」灭,触灭则「受」灭,受灭则「爱」灭,爱灭则「取」灭,取灭则「有」灭,有灭则「生」灭,生灭则「老死」灭,这叫做还灭十二支。
「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」,是以空的眼光来体会一切,先否定无「无明」,而后再否定此项否定,即是所谓「无无明尽」。即是说,既无迷惑,也不会消失迷惑。
迷惑是不可能根绝的,我们所能做到的是不为迷惑所桎梏。
「无老亦无死」同样的老死也不会消失,这就是说我们出生在世上,一定会经历老死,谁也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。将生老病死视为空,并非要否定这些事,而是在现实世界中既然不免生老病死,我们又何须好恶执着,应该坦然接受生老病死。
当然,建立观念很容易,切身实践就不那么简单。不管生活如何幸福,如若执着于此幸福,就会动弹不得,非但落得不幸福,而且还会很惨,能坦然接受生老病死,那么不独当事人,连他周围的人也能得救。
「无苦、集、灭、道」,意即无法知道,也无法得到,正因无法得到,因而继续谈「无」。
苦、集、灭、道为「四谛」,谛是即为真理。
「苦谛」意即世界乃痛苦之表象,「集谛」是指人对无常会产生自私、任性的执着之心,「灭谛」乃指喻我们如何超越无常与执着,以铲除痛苦的根源,达到领悟的境域,「道谛」是阐述达到灭谛所须修行的八个正道。
释迦牟尼在传道当时,开门见山地说「人生即苦」,人常怀着一颗无法消愁的心,只是经常逃避事实,以自欺的方式不断在苦难中挣扎,是为「苦谛」。
随着身心的成长,从物质到精神,由外而内介入心灵,塑造为一个任性的自我,这就是苦的成因,能感受此种成因者即是「集谛」。
了解成因后,会兴起处理、解决的办法,制止烦恼之愿望,就是「灭谛」。
「道谛」是被称为「八正道」,佛教所谈的道理是因缘,顺乎因缘之理即是「中道」,明白因缘的道理便是「正道」,能顺从因缘的法则,领悟因缘的道理,自然可以消除执着心,不步上极端。
「既无智亦无得」,现代人杂乱地吸收各种知识,以致只知用嘴来讲,并未能融入,肚子里却是空的。
若怀着执着之心,必会犯错误,怠慢自己的职务、忽略家庭。为解除此种可怕的执着,需要培养「视为空」的般若之智慧,因视为空,才能产生自由,因为是空,所以永远是新鲜。
「无智」事实上是大智,平常我们好像觉得自己懂很多,而实在那都是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对立性知识,铲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念头,就会觉得既无损失亦无所获,所以才说是「无得」。
「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心无罣碍,无罣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盘。」
「菩提萨埵」就是菩萨,因为是无所得,所以就心无罣碍,若老存着有所得,就走不上般若的道路。要有所得,就有所求,有所求就有所为,那么都成了「有为法」了,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有为法就不是般若。所以必须除尽有所得心,方能行至行不到的地方。
「依般若波罗蜜多故」,将一切视为空,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,甚至自己连说什么也没有,这就像失去了自己,而也不存有失去自己这回事,即正确了解无所得的意义,以获致般若的智慧,但一方面也无自觉得到「般若的智慧」。
当我们修习般若的智慧很深的时候,心就没有罣碍,不会烦恼,不会被世间万事万物所迷惑,也就自然而然的「无有恐怖」。
「远离颠倒梦想」,颠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动;以不净为净,以苦为乐,以无我为我,以无常为常。
「以不净为净」,明明是一些很脏的东西,大家看它很干净,实际都是些很污秽的东西,就是一层皮好看,揭掉一层皮,恐怕谁都不愿,都是些血肉模糊,到处都是虫子,世人却觉得美好清净。
「以苦为乐」,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苦,没有享乐,只有一点点的享乐,如在很锋利的刀口上一点儿蜜,舌头一舔,刚尝到甜味的时候,舌头就破了。大家却不觉悟,乐此不疲,终日忙碌,为衣食、金钱、恋爱,在那战斗、拼命、很苦。
「以无我为我」,一切本来无我,哪裹找一个我?镜子裹看看,当年的我不知哪去了?而这个我是个主宰的意思,而自己焉能主宰,凡事都是业缘牵引。
「以无常为常」,一切事物都是无常,偏把无常当作有常,本来事物时时都在转变,转眼间都变化了,人生百岁,便把一百年认为是无穷无尽,拼死在那营谋。
要知道一切东西均是上天所赐,能领悟自己是一无所有的人,自然会被赞美为深知般若的真理。涅盘是平安的心境,就算在痛苦状态,也能享受幸福,即便是痛苦的人生也会变得很快乐。
「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
所谓三世是指现在、过去、未来,永恒流动的时间;十方是指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、上、下,也就是无穷无尽的空间。三世十方诸佛,即指在永恒的时间与无限空间的诸佛们,都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。
「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,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。」
般若波罗密多是视为完成空的智慧,这就是「大神咒」。般若的智慧会为人生带来光明,所以也是「大明咒」。般若波罗密多亦是我们保有的无意识的超越,是无上最上,是最尊贵的,故而是「无上咒」。
「无等等」的赞美意味较无上更甚,也可以说是无比,没有能与之较量的东西,故而是「无等等咒」。
能体会般若的智慧,就是空的智慧之后,就能了解心经里所说的能除却一切痛苦。
「般若心经」把一切都视为空,甚至将空也视为空,因为执着就是迷惑的原因。接续着「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」即可获致「无上正等正觉」。
「无上正」即无限之高,所以是绝对,「正等」是存在宇宙的一切,故而是普遍,「正觉」乃正确之领悟,因而是绝对的普遍之领悟。
「既说咒曰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」
「揭谛」意即「自觉」。「波罗揭谛」意指剥除他人所执着,使他人醒悟。
「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」即是说,我要抵达那领悟的彼岸,也要让别人抵达彼岸,让所有的人都到达,我的领悟之道才算完成。
《般若心经》是玄奘一生智慧的结晶,也是玄奘对生命的领悟,对生死的看破。(未完待续)
事实价值的无能。不管多污秽的东西,必有其美的一面,若能体会这一点,即能摆脱好恶的偏见,以宽宏大量接受万事万物。
「不增不减」意即不会增加,也不会减少。人类因执着于自我,才有所谓增减价值的判断,一旦能摆脱自我观念,则空的世界中就无所谓的增减。
了解这道理,就不会因为别人夸你几句,就觉得得意忘形;也不会因为别人毁谤你,而感觉有所损失,其实那些情绪的变化都是很无聊的。
「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;无眼耳鼻舌身意;无色声香味触法;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;无无明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;无苦集灭道;无智亦无得。」
当知「空」没有色相、没有感受、思想、行为、意识等五蕴世界及身心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官,加上思考「意」就是「六根」,架构六根的五蕴是空,所以六根也是空。
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叫做「六境」,靠眼睛引起感觉作用者即是「色境」,靠耳朵的就是「声境」,靠鼻子是「香境」,舌头是「味境」,身体是「触境」,意识是「法境」,而这些全都是空的。
六根认识六境的作用也有六种,就叫做「六识」,就是眼识「见」,耳识「闻」,鼻识「嗅」,舌识「味」,身识「触」,意识「知」,而这一切都是空,所以从眼到意识都是空。
总之,六根、六境、六识全都视为是空。
我们经常会认为,用我的眼睛看的,绝对没错,用我耳朵听的,一定正确,是我亲身体验的,所以是真的,这些观念的延续,就会造成,只有我说的才正确,其他都是错的,甚至还可能会误解,自己以外的一切,全部都是敌对的。若不将这些成见彻底粉碎,人类的思想就会缺乏深度,自然也就不能培养成熟的人格。
释迦牟尼深思人生的无常,究其成因即为「十二因缘」,即是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
《小乘论》把十二因缘与轮回相配;因不明白产生爱欲,叫做「无明」;由爱欲而产生行为,叫做「行」;受胎的一剎间,这就是「识」;受胎以后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尚未完备,叫做「名色」;在胎内六根完备,即将出胎,叫做「六入」;出胎以后至二、三岁只有接触的感觉,尚未能了解喜怒哀乐,是为「受」;十六、七岁以后,爱欲渐盛,叫「爱」;三十岁以后,贪欲旺盛,叫做「取」;依爱欲的烦恼,做出种种的行为,来定来世的果,这叫做「有」;依在世的因缘连结未来的出世,叫做「生」;自生至死,叫做「老死」。
以上的十二支是轮回的现象,若要打破轮回,就要釜底抽薪,先灭掉「无明」,无明灭则「行」灭,行灭则「识」灭,识灭则「名色」灭,名色灭则「六入」灭,六入灭则「触」灭,触灭则「受」灭,受灭则「爱」灭,爱灭则「取」灭,取灭则「有」灭,有灭则「生」灭,生灭则「老死」灭,这叫做还灭十二支。
「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」,是以空的眼光来体会一切,先否定无「无明」,而后再否定此项否定,即是所谓「无无明尽」。即是说,既无迷惑,也不会消失迷惑。
迷惑是不可能根绝的,我们所能做到的是不为迷惑所桎梏。
「无老亦无死」同样的老死也不会消失,这就是说我们出生在世上,一定会经历老死,谁也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。将生老病死视为空,并非要否定这些事,而是在现实世界中既然不免生老病死,我们又何须好恶执着,应该坦然接受生老病死。
当然,建立观念很容易,切身实践就不那么简单。不管生活如何幸福,如若执着于此幸福,就会动弹不得,非但落得不幸福,而且还会很惨,能坦然接受生老病死,那么不独当事人,连他周围的人也能得救。
「无苦、集、灭、道」,意即无法知道,也无法得到,正因无法得到,因而继续谈「无」。
苦、集、灭、道为「四谛」,谛是即为真理。
「苦谛」意即世界乃痛苦之表象,「集谛」是指人对无常会产生自私、任性的执着之心,「灭谛」乃指喻我们如何超越无常与执着,以铲除痛苦的根源,达到领悟的境域,「道谛」是阐述达到灭谛所须修行的八个正道。
释迦牟尼在传道当时,开门见山地说「人生即苦」,人常怀着一颗无法消愁的心,只是经常逃避事实,以自欺的方式不断在苦难中挣扎,是为「苦谛」。
随着身心的成长,从物质到精神,由外而内介入心灵,塑造为一个任性的自我,这就是苦的成因,能感受此种成因者即是「集谛」。
了解成因后,会兴起处理、解决的办法,制止烦恼之愿望,就是「灭谛」。
「道谛」是被称为「八正道」,佛教所谈的道理是因缘,顺乎因缘之理即是「中道」,明白因缘的道理便是「正道」,能顺从因缘的法则,领悟因缘的道理,自然可以消除执着心,不步上极端。
「既无智亦无得」,现代人杂乱地吸收各种知识,以致只知用嘴来讲,并未能融入,肚子里却是空的。
若怀着执着之心,必会犯错误,怠慢自己的职务、忽略家庭。为解除此种可怕的执着,需要培养「视为空」的般若之智慧,因视为空,才能产生自由,因为是空,所以永远是新鲜。
「无智」事实上是大智,平常我们好像觉得自己懂很多,而实在那都是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对立性知识,铲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念头,就会觉得既无损失亦无所获,所以才说是「无得」。
「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心无罣碍,无罣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盘。」
「菩提萨埵」就是菩萨,因为是无所得,所以就心无罣碍,若老存着有所得,就走不上般若的道路。要有所得,就有所求,有所求就有所为,那么都成了「有为法」了,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有为法就不是般若。所以必须除尽有所得心,方能行至行不到的地方。
「依般若波罗蜜多故」,将一切视为空,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,甚至自己连说什么也没有,这就像失去了自己,而也不存有失去自己这回事,即正确了解无所得的意义,以获致般若的智慧,但一方面也无自觉得到「般若的智慧」。
当我们修习般若的智慧很深的时候,心就没有罣碍,不会烦恼,不会被世间万事万物所迷惑,也就自然而然的「无有恐怖」。
「远离颠倒梦想」,颠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动;以不净为净,以苦为乐,以无我为我,以无常为常。
「以不净为净」,明明是一些很脏的东西,大家看它很干净,实际都是些很污秽的东西,就是一层皮好看,揭掉一层皮,恐怕谁都不愿,都是些血肉模糊,到处都是虫子,世人却觉得美好清净。
「以苦为乐」,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苦,没有享乐,只有一点点的享乐,如在很锋利的刀口上一点儿蜜,舌头一舔,刚尝到甜味的时候,舌头就破了。大家却不觉悟,乐此不疲,终日忙碌,为衣食、金钱、恋爱,在那战斗、拼命、很苦。
「以无我为我」,一切本来无我,哪裹找一个我?镜子裹看看,当年的我不知哪去了?而这个我是个主宰的意思,而自己焉能主宰,凡事都是业缘牵引。
「以无常为常」,一切事物都是无常,偏把无常当作有常,本来事物时时都在转变,转眼间都变化了,人生百岁,便把一百年认为是无穷无尽,拼死在那营谋。
要知道一切东西均是上天所赐,能领悟自己是一无所有的人,自然会被赞美为深知般若的真理。涅盘是平安的心境,就算在痛苦状态,也能享受幸福,即便是痛苦的人生也会变得很快乐。
「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
所谓三世是指现在、过去、未来,永恒流动的时间;十方是指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、上、下,也就是无穷无尽的空间。三世十方诸佛,即指在永恒的时间与无限空间的诸佛们,都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。
「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,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。」
般若波罗密多是视为完成空的智慧,这就是「大神咒」。般若的智慧会为人生带来光明,所以也是「大明咒」。般若波罗密多亦是我们保有的无意识的超越,是无上最上,是最尊贵的,故而是「无上咒」。
「无等等」的赞美意味较无上更甚,也可以说是无比,没有能与之较量的东西,故而是「无等等咒」。
能体会般若的智慧,就是空的智慧之后,就能了解心经里所说的能除却一切痛苦。
「般若心经」把一切都视为空,甚至将空也视为空,因为执着就是迷惑的原因。接续着「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」即可获致「无上正等正觉」。
「无上正」即无限之高,所以是绝对,「正等」是存在宇宙的一切,故而是普遍,「正觉」乃正确之领悟,因而是绝对的普遍之领悟。
「既说咒曰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」
「揭谛」意即「自觉」。「波罗揭谛」意指剥除他人所执着,使他人醒悟。
「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」即是说,我要抵达那领悟的彼岸,也要让别人抵达彼岸,让所有的人都到达,我的领悟之道才算完成。
《般若心经》是玄奘一生智慧的结晶,也是玄奘对生命的领悟,对生死的看破。(未完待续)